第一百七十六章 封王!【求訂】(第1/8頁)
章節報錯
房間之中燭火搖曳,朱厚照就站在房門之前,臉上的猶豫之色是那麼的明顯。
對於張懋的情感,朱厚照的感官是相當的複雜的,那樣一位歷經數朝而不倒,並且還能夠得到歷代天子的榮寵,這可不單單是因為他乃是勳貴之首的緣故。
自從土木堡一役,勳貴集團徹底失勢,朝中力量頓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官集團一舉壓倒了武勳。
文武失衡的後果就是皇權受到了極大的威脅,尤其是文官集團開始瘋狂的自天子手中爭奪權力。
內閣從一開始設立不過是相當於天子的一個秘書機構,輔助天子處理政務罷了。
這一點其實從內閣閣老以及閣臣身上的官職品階就能夠看得出。
但是慢慢的,隨著文官集團的權利越來越大,原本只有建議權的內閣開始一點點的從皇權上面分權,及至後來演變成了統率百官,足以同皇權相對抗的機構。
勳貴與國同休,註定在許多問題上面都會選擇同皇家站在一起,這點張懋就做的很好。
數十年來正是他充當皇家與勳貴集團之間的橋樑,努力的維持皇家與勳貴之間的關係,為皇家在同文官集團打擂臺的時候提供助力。
數十年下來,張懋已經不單單是一個英國公這麼簡單,幾乎就是勳貴集團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意見差不多就代表了勳貴集團的意見。
縱然是天子也對其非常的倚重。
為什麼先前朱厚照會讓張懋坐鎮京營,因為朱厚照相信其他人會背叛他這位天子,但是英國公張懋不會。
非但不會,而且憑藉著英國公在軍中的影響力,鎮壓軍中可能會出現的亂象。
只不過張懋的一時大意,卻是差點釀成了這一番大禍,如果不是李桓及時帶人趕來的話,可能他這位天子已經淪為了叛軍的階下囚了。
剛剛逃過一劫的朱厚照對張懋心懷不滿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可是這畢竟是一時的,真要說的話,朱厚照這位天子內心之中對張懋還是非常的重視,否則的話也不會在聽到張懋重傷垂死的訊息之後,反應會那麼大。
跳動的燭光照耀下,朱厚照的身影倒影在窗戶之上。
房門之外的李桓、朱輔等人甚至可以清楚的看到朱厚照那倒映在門窗上的影子。也知道天子此刻就在房門之前。
看到天子的影子倒映在門窗之上,李桓微微一沉吟,便隱約猜到了為何天子人已經到了門前卻是沒有開門。
看了看地上面色蒼白的英國公張懋,李桓心中感嘆不已。
這位老國公對於這次長興侯叛亂絕對有著不可脫卸的責任,畢竟天子命他坐鎮京營以防萬一。
結果長興侯叛亂的時候,張懋人竟然不在京營,否則張懋第一時間察覺到效勇營的異動,必然能夠在效勇營入京之前將之攔下,更加不會發生效勇營襲擊天子鑾駕的事。
天子生氣的正是這點,可以想象,如果說張懋沒有一點做為的話,事後得皇家信任與榮寵上百年的英國公一脈絕對會為天子所厭棄,再不復為勳貴之首。
可是張懋在得知長興侯叛亂的情況下毅然果決的選擇強自帶領大軍入京平叛,更是以身犯險衝殺在前,這不是在向天子表態,祈求天子的原諒又是什麼。
李桓就那麼看著張懋,那一張蒼老的面容不復先前那般紅潤,就連那一雙充滿了睿智的眸子此刻也緊緊的閉著。
此刻這不是縱橫大明朝堂數十年而不倒的大明英國公,而只是一個重傷垂死的老人罷了。
身上插著箭矢,渾身染血,面若金紙,張懋這般的模樣,任是誰見了恐怕都要生出幾分感傷吧。
而以天子的至情至性,可想而知一旦見了張懋這般模樣,恐怕先前因為張懋的疏忽大意而生出的對英國公府的不滿也將隨之煙消雲散。
人便是這樣,當一個人死了,大家往往只會唸叨對方的好,而下意識的將對方的不好遺忘。
所以說張懋這一死,天子就只會記著英國公張懋忠心耿耿,一心為主,不惜身死的忠烈之情。其他不說,就是張懋這一死,不單單是洗刷了不久前給朱厚照所留下的不好印象,更是直接給英國公府一脈留下偌大的福廕,只怕自此之後,正德一朝,有張懋這一死,將會榮寵不絕。
陡然之間,李桓心中閃過一個念頭,這張懋不會是故意衝殺在前,為的就是求得一死吧。
搖了搖頭,李桓感覺自己可能是想的太多了。
跪倒在張懋身旁,張侖似乎是可以感受到一門之隔的天子就站在門內。
悲痛之餘,張侖明顯能夠察覺到天子的態度。
如果說是以往的話,別說是張懋重傷垂死就在眼前,恐怕就是有點傷病什麼的,天子都會親自派遣內侍探望。
天子這是真的對他們英國公府生出了芥蒂啊。
陡然之間張侖有些明白過來,為什麼自己爺爺會選擇一死了。
他很清楚自己爺爺一生活的就是這英國公的名號,將一生的心血都放在了維持英國公府一脈的傳承上面。
他寧願死也不願看到英國公府在他手中就此沉寂落敗下去,於是毅然而然的選擇了以死來洗刷在天子心中的芥蒂,換取他們英國公府榮寵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