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陝一式機槍試射(第1/3頁)
章節報錯
承順四十二年十月,初冬時分,天氣微冷。
長安城郊外的長安兵工廠測試場裡,眾多穿著職業裝或傳統漢服的人聚齊一堂,而在他們的前方,則是擺著三挺被長安兵工廠內部稱之為陝一式機槍。
整個陝一式機槍的結構設計,基本和馬克勤之前設立的原型槍差不多,核心結構沒有任何變化,不過細節方面變化了不少。
之所以有細節改動,那是因為長安兵工廠的工程師們,需要考慮到實戰效能。
比如給水套筒進行了細節改動,完善了注水口以及蒸汽排放口,方便戰鬥時候隨時加冷卻水,蒸汽排放的時候不至於影響到射手的視線,更要避免被蒸汽燙傷。
並對裝填的緩衝結構進行了改變,使得射手能夠更方便的調整戰鬥射速,設定了多種射擊模式,分別是五發點射、十發長點射,最後還有一種連續射擊模式,也就是扣下扳機後不鬆手就把子彈全部打光。
同時長安兵工廠的工程師們還需要考慮生產工藝問題,需要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把這種機槍給製造出來,並且要能夠做到量產,然後還要控制生產成本……需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依舊非常多。
光是那一根槍管該怎麼弄出來,就困擾了長安工程師良久……這種槍管的要求可是非常高的,因為需要達到每分鐘數百發的射速,高速子彈出膛的瞬間,所帶來的摩擦力是非常強烈的,這必然會導致槍管內的膛線磨損,同時高溫高壓的膛內壓力對材料的挑戰要求也很高。
而且作為一款機槍,總不能說打個幾百發子彈就把槍管報廢吧,總要能持續使用幾年時間,累計上萬發子彈吧?
然後持續作戰的情況下,總不能打個幾百發子彈就歇菜不能繼續開槍了吧?好歹要能夠持續打個上千發子彈啊!
這種高頻射擊對槍管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馬克勤作為設計師,他當初可沒有考慮這些問題,他考慮的更多是機械射擊方面的東西,做到自動射擊,結構更可靠合理,至於怎麼把東西做出來,並滿足長時間使用的要求……那是材料和加工領域的事情。
為了解決槍管問題,長安兵工廠找到了陝甘特種冶金公司,用了他們的一種新型合金鋼材料才解決了槍管材料問題。
然後為了提升槍管內的膛線耐磨效能,確保更高的槍管壽命,他們又找到了漢天機械公司,透過合作的方式獲得了他們公司旗下的一種特殊加工工藝,可以用以更好的用於高精度槍管膛線的加工,這樣加工出來的膛線精度更高,同時對槍管的材料效能破壞也更小……只不過這種特殊工藝的專利授權,只能應用於武器的生產,不得用於民用市場,也不得對外提供相應的零部件等等。
因為這種特殊的高精度加工工藝,是人家漢天機械公司的秘密技術之一,主要應用於高精度機床生產的,也就是長安兵工廠是屬於國防企業,要不然根本別指望能夠獲得他們的技術授權。
長安兵工廠為了搞陝一式機槍,可以說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不僅僅購買了馬克勤的專利,還從部分工業部所屬的官辦企業手裡獲得了諸多專利授權,又購置了一批新裝置,並且為到了做到這些,還請求了母公司,也就是陝甘武器公司的全面協助。
最終,他們才弄出來了這種機槍!
看著前方的這三挺重機槍,陳友重是感慨良多……為了這種機槍,他們光是前期的兩個月研發經費就已經花出去了差不多二十萬楚元了。
這可不是原時空二十一世紀裡的二十萬美元,而是本時空十七世紀裡的二十萬楚元。
這年頭的楚元可值錢了,一楚元可兌換三點五克黃金,而原時空十九世紀中後期一英鎊約是七點三二克黃金,按照含金量來換算,那就是1英鎊=2.09楚元,四捨五入可以簡單看成是一英鎊等於兩楚元。
而大楚帝國裡目前最為昂貴,被陸軍以及近衛軍噴為浪費軍費的敗家子專案,標準排水量達到一萬噸,滿載排水量達到一萬一千噸的金陵級戰列艦,造價也不過兩百三十萬楚元。
噸位更小,技術也選用更多成熟技術的太原級戰列艦,標排六千多噸,滿載七千多噸,造價也需要一百四十萬楚元。
而最新式,標準排水量七千多噸,滿載約八千噸的南非級戰列艦,也才一百五十萬楚元而已。
戰列艦,可是大楚帝國裡頂級戰艦,價格昂貴無比的超級大玩具……海軍都捨不得多造。
透過和戰列艦的價格對比,那麼就能知道二十萬楚元多值錢了。
(關於楚元或原本時空十九世紀中後期金本位貨幣到底值多少錢,這是個很難探討的問題,因為用不同的參考物去對比會有極大的差別,比如用食品價格、薪資收入、工業產品對比都不一樣,甚至地區不同都會有極大的差別,因此難以形成統一標準。)
長安兵工廠在陝甘武器公司的支援下,才搞出來了陝一式機槍,併到了可以進行實彈試射的程度。
而陳友重對這一次的試射非常有信心。
因為在今天的公開測試之前,機槍的專案組已經進行了多次的實彈測試了,今天的三挺陝一式機槍可不是第一批……實際上在這三挺機槍之前,已經有了二三十挺各種不同的細節變化的原始型號的機槍被製造出來用於各項測試。
一邊測試一邊改進,最終才有了這三挺機槍。
而之前的一系列測試結果都非常不錯,尤其是前幾天的定型前的最終測試,各項效能資料都達到了設計指標。
如此陳友重才有信心和底氣邀請了總公司以及陸軍代表、海軍代表以及近衛軍,武裝稅警代表前來觀看試射。
今天如其說是實彈測試,更不如說是一場機槍測試展銷會……陳友重希望透過一場完美的實彈測試來打動各軍種的代表,繼而獲得龐大的機槍訂單。
比如陸軍方面,新機槍的招標就是他們提前發起的,他們對新式機槍有著極為強烈的需求,不僅僅是效能,還有數量需求。
按照陸軍的規劃,機槍這玩意是作為營連級武器使用的,戰術地位是數百米到千米內的直射火力覆蓋……並且直接代替迫擊炮乃至七十毫米步兵炮的千米內的戰術作用,因為重機槍就運算元彈再貴,它也沒炮彈貴。
當代大楚帝國裡的11毫米子彈,每千發大約十三楚元,而一發七十毫米步兵炮使用的炮彈和七十五毫米山炮使用的榴彈價格差不多,七十毫米高爆榴彈的軍方採購價大概是四點五楚元……如果是內裝鋼珠的榴彈,則是更貴,需要五楚元。
六十毫米迫擊炮,你別看它口徑小,但是炮彈裝藥量更大,爆炸威力也很大,並且炮彈結構還更復雜一些,所以價格也和七十毫米步兵炮的榴彈差不多。
簡單來說,這幾款野戰用的火炮,一發打出去,就是相當於打掉一個技術工人一個月的工資,為什麼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指的就是這個。
如此情況下,軍方自然是能省就省,試圖儘可能的節約炮彈經費的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