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線列激戰(六千字二合一)(第1/4頁)
章節報錯
九江城西城門外,一支千人規模,穿著明軍軍服的新標軍,列出了楚軍裡標準的線列隊形緩緩前進。
而他們的前方,則是穿著灰色軍服的楚軍第二十三步兵團的主力線列步兵。
率領這個兵力達到一千五百多人,組成了三個營級方陣的軍官,是一個佩戴著中校軍銜的年輕人。
這人正是大楚帝國陸軍軍官學堂第一期正式班第一名畢業生,曾經出任第一師首任作戰參謀的王永年。
此人去年在第六師剛成立的時候,就被上頭調到了第二十四步兵團下屬第一營當營長,以積累實際帶兵經驗。
擔任第一營營長期間,王永年從頭到尾參與了該營的籌建,編練工作,隨後又帶著該營隨同二十四團的其他部隊參與了一系列的剿滅土匪潰兵、地主武裝等低烈度戰鬥。
這個過程裡,即是鍛鍊了第一營的普通將士們,更是鍛鍊了王永年自身的帶兵能力。
今年年初,他調任同屬第六師的第二十三團,依舊以少校軍銜任副團長,兩個月後順利升任中校。
六月份,原第二十三團團長升職,空出來了第二十三團團長寶座,自然而然的就落到了王永年的頭頂上。
當月,他以中校軍銜升任第二十三步兵團團長,不過雖然當了團長,但是這軍銜卻是還沒提升。
畢竟他四月份才升任中校呢,同時之前其實也沒帶兵打過什麼大仗, 硬仗。
上頭雖然看重他的才華, 但是也不好貿然提拔。
東進戰役裡,第六師被編入第一軍, 作為攻打九江的第一線部隊,他自然是隨著部隊抵達九江前線。
九江戰役開始後,第六師負責西線,也就是九江城西城牆一帶, 他的第二十三步兵團被部署到了三號大型堡壘的正面, 和同屬第十二旅的第二十四團一起,作為攻打三號堡壘的主力部隊。
昨天的戰鬥裡,王永年坐鎮指揮麾下的突擊哨、刀盾哨以及普通部隊,陸續攻克了若干小型堡壘。
等到了今年, 攻打三號大型堡壘的時候, 因為參戰兵力龐大,王永年自然也需要親自上前線指揮部隊。
現在的他騎在馬上,看著對面正在徐徐靠近的明軍新標軍, 觀察了片刻後當即下令道:“兩斤半野戰炮可以開火了!”
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比較接近了,並且也越過了一些地形比較複雜的地方,正處於一片平坦開闊地帶,正適合兩斤半野戰炮這種彈道平直的小型野戰炮開火。
至於十八斤臼炮以及後方提供支援的五斤野戰炮,早就已經開火了。
不僅僅楚軍的火炮在開火,實際上明軍裡的火炮也在開火。
所以不時能看見炮彈飛到楚軍或明軍的陣列裡,造成士兵們的殺傷。
炮擊的同時,步兵的行動也沒停止。
王永年繼續率領步兵列隊上前!
等接近了百米左右的距離後, 王永年的臉上卻是露出了喜色。
因為他看到了對面的明軍新標軍火槍手開火了!
“不是說新標軍什麼都學我們嗎?我可不記得我們會在上百米外開火啊!”
王永年頓時心情大好, 虧他一開始還很重視對面的新標軍,排佇列陣都是把對面當成了友軍的主力部隊來對付。
但是, 楚軍的主力部隊進行線列作戰的時候, 除非特殊情況,那可是極少在百米外就開火的, 大多是在六七十米的時候開火, 而且很多指揮官更喜歡在五十米內甚至三十米的距離開火。
因為距離太遠的話, 命中率非常感人, 根本不可能打中幾個人,而且火繩槍裝填也麻煩, 這開火後如果遇上敵人直接衝過來,而己方的火槍又遲遲裝填不了, 很容易就導致火槍手崩潰的。
王永年當即揮手道:“繼續前進!”
儘管佇列裡不可避免的倒下了少數倒黴蛋,但是這並不影響第二十三步兵團,在明軍火槍手率先在上百米的距離開火後,就佔據了戰術優勢的結果。
在明軍們持續裝填的時候,楚軍繼續前進!
一直到了七十米左右的距離後前排的火繩槍手才開槍,緊接著是第二排、第三排、第四排、第五排、第六排輪流上前開火。
整個隊伍,採取的是漸進式開火。
對面的明軍的火槍手也同樣進行反擊,但是因為他們本來兵力就只有二十三團的三分之二左右,再加上率先在遠距離開火, 導致失去了先機。
當他們開始第二輪射擊的時候,已經是倒下了不少的火槍手, 導致火力更加稀薄了。
雙方此時距離五六十米,並且距離還在持續靠近當中,雙方火槍手打出去的子彈命中率也在快速攀升當中, 傷亡開始加大,雙方不可避免都倒下了不少計程車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