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斯曼權貴們的投降,君士但丁堡總算是避免了被徹底摧毀的命運,不過這也只侷限於絕大部分的民用等無關緊要的建築完好而已。

實際上君士但丁堡上的絕大部分軍事用途,嗯,至少在楚軍熱氣球觀察手眼裡的軍事用途建築,都遭到了楚軍遠端炮火的定點清理。

尤其是沿著海岸線的幾處岸防炮臺以及軍營,更是遭到了重點炮擊。

大量的一百五十毫米炮彈都是投放在了這些重要目標區域。

同時城內的疑似軍營,官方辦公建築,宮殿,倉庫等地方也遭到了遠端炮火的襲擊。

因為這一次炮擊,直接導致君士但丁堡內的多名王室成員死傷,多名權貴官員死傷,還有數千名士兵傷亡。

軍事但丁堡的軍事防禦力量,經過這一次短短三個小時的炮擊後,直接被瓦解了大半,只剩下少數遠離沿海,又或者是目標不明顯,沒被楚軍熱氣球觀察手發現的軍事目標還存在著。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奧斯曼人的高層經過這一次打擊後,終於認清楚了現實:頑抗是沒有好下場的!

進而乾脆利索的進行求和了。

奧斯曼的高層權貴們,在炮擊後倉皇逃離此城,只留下了幾個倒黴蛋主持求和。

當他們的求和使者揮著白旗抵達地中海艦隊邊上,表達了求和之意後,地中海艦隊這才停止炮擊。

緊接著雙方開始了前期的談判,楚方人員再一次拿出來了己方的一系列條件要求奧斯曼人答應。

包括割讓黑海西部、北部以及黑海東北部地區,高加索山脈以北的領土。

全面割讓黑海海峽兩岸範圍五十公里的土地,包括馬拉馬爾海在內。

割讓黑海海峽裡的納卡萊爾、馬拉馬爾群島等馬拉馬爾海島嶼。

割讓埃及以及半島地區,包括巴士拉等波斯灣沿海地區。

全面開放市場,關稅由楚國控制,並制定相關關稅。

奧斯曼方面賠償楚國的出兵費用四千八百五十六萬楚元。

還有其他一些零碎條件,比如交出頑抗派分子,確保以後不會再出現武裝抵抗楚國的情等等。

這種條件自然是極為苛刻的,楚國人一般都是用在被己方徹底擊敗的土著國家上,而奧斯們人呢,自詡雖然主動求和,但是的距離徹底戰敗還遠著呢,再怎麼樣也需要維持國體啊。

割讓些許土地以及賠款都沒什麼大問題,但是海峽區域就比較敏感了,此外全面開放市場這一條也需要商榷,奧斯曼人還是比較瞭解楚國人的所謂全面開放市場是什麼路數,因此還是想要儘可能的避免徹底成為楚國人的經濟殖民地,保留一些利益。

而楚國人方面呢,其實也沒打算讓奧斯曼人全部答應,只是先提出來更多的條件,好為真正的談判打下基礎而已。

不過在正式的談判之前,為了給奧斯曼人更大的壓力,也是為了避免他們利用和談進而拖延時間,實際上還想要抵抗。

楚國人要求先行登陸並控制城內的部分重要區域。

面對楚國人的要求,來談判的奧斯曼人代表根本不敢拒絕,只能是先答應了楚國人的登陸請求。

數個小時後,數百名楚軍海軍陸戰隊開始登陸,並控制了其中一個小港口以及岸防炮臺,不過因為的和艦隊一起過來的陸戰隊不多,可用於登陸的人員也少,因此只控制了這麼個小港口和炮臺後,也沒有繼續深入城區。

不過快速通訊船已經派出去了,估計也就等到明天,後方的地面部隊援兵也就能抵達了。

控制整個城市乃至後續的海峽不是問題。

至於具體的談判以及最後能達成什麼成果,那就不是軍方的事了,自然會有禮教部藩務司的人去處理。

而軍方現在要做的就是控制住整個黑海海峽的,然後透過這一條海峽進入黑海。

歐洲方面的楚軍可沒有忘記,這一次打奧斯曼並不是目標,東歐糧食開發計劃才是核心目標,打奧斯曼只是為了這一目標而服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