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Leap》的會議室,六個人坐在會議桌的兩側。

一側是王聞弘、俞晨和師佩旭,另一側則是村上透、立花紳,以及為了提高交流的流暢度,村上透刻意請來的一名翻譯。

本來,王聞弘覺得不需要翻譯,但隨後又想到,如果因為自己翻譯失誤,導致雙方產生誤會,自己的責任便甩不掉了,為此,便認同了村上透的建議。

只要對方的翻譯不用到太偏的詞語,王聞弘自認能夠跟得上,對方應該也不敢鬧什麼么蛾子。

首先,俞晨表達了製作《SLAM DUNK》的期待。

“如果貴方對資金費用上,有所保留,我們可以出全資。”

村上透雙手摸著茶杯,默不作聲,這次談判本應該由立花紳負責,但在動畫完結後,《SLAM DUNK》的單行本銷量一直有不錯的提升,小書名次也在拉開與其他漫畫的差距。

這樣一部漫畫,按照常理,不應該有這麼多曲折。

他這次過來,也不是為了決定什麼事,只是看一下雙方的討論結果。

再怎麼說,《SLAM DUNK》也是他籤來的,當時前前後後,他不知道費了多大勁才讓《SLAM DUNK》留在《少年Leap》。

說來也巧,在《SLAM DUNK》連載之後,《少年Leap》不僅穩住頹勢,雜誌的銷量還上漲了一些,因此,他對《SLAM DUNK》還是有不錯的好感。

但立花紳怕不是這樣想,還是說,從他接手《少年Leap》後,就想著讓《少年驅魔師》成為新臺柱?

“如果漫畫家覺得只要鬧,就能得到重製動畫的機會,那我以後還怎麼管理這些漫畫家?”立花紳沒有拒絕,而是丟擲了一個問題。

“可是,像《SLAM DUNK》這樣水平的漫畫,貴社都捨不得下本錢,而是隨便交給一家漫畫公司——期間,還用了低質量的外包公司。網上對貴社的做法也有微詞吧?”王聞弘開口道。

“網上的話可信嗎?再說,《少年驅魔師》可是《少年Leap》的臺柱,成績如何,大家都看在眼裡。只要想好好畫,就會有更多的機會。沈老師這麼著急,怕不是因為《SLAM DUNK》要依靠動畫提升銷量吧?”立花紳輕喝一口茶,“我們已經制作了動畫。當初本來是要做長番,是你們非要做季番,否則,哪有這麼多的麻煩事?你們不會以為,動畫公司對待長番的態度和季番一樣吧?我本來還挺希望展開後續合作,但是,你們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各種要求,我也是有脾氣的。”

說到這裡,話便僵住了。

村上透知道會不順利,卻沒料到立花紳將話頂得這麼死,但站在立花紳的位置,認真思考片刻,不難猜出立花紳有這種態度的原因。

其實,立花紳新擔任總編,需要用成績向高層證明自己。

怎麼證明?

成績,或者說的再功利一些,就是業績。

雜誌的銷量、漫畫的關注度,單行本在市場上的熱度。

如果手裡有《SLAM DUNK》這張牌,肯定要第一張打出來,因為明眼人也看得出,打這張牌的效果最好。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SLAM DUNK》動畫上映期間,卷均上漲了30萬冊,總銷量突破五百萬冊,這個銷量達到了預期。

成本不高,有益卻很高,在立花紳看來,動畫的宣傳效果,已經達到了預定要求,甚至有了接下來依然啟用knight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