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這話一說出口之後,就沒人敢接腔了。

畢竟皇帝已經明確說過,回頭證據拿出來了,可以證明絕對不是廠衛造假。都已經說到這份上了,誰還敢再去質疑?

誰要還在這個事情上糾纏,那就說明他不忙,又或者別有用心!如此一來,接下來估計就是倒黴了!

對於絕大部分官員來說,只要皇帝真得不是隨便扣人謀逆的帽子,那麼那些糧商是死是活,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於是,在崇禎皇帝發飆之後,就沒人敢再有話說。

崇禎皇帝掃視著底下,冷聲喝道:“今年的京察,就以戰後重建事項中所做出的成績來分優劣。吏部要嚴格把關,朕也會讓廠衛看著的。能幹事的,幹好事的,還有混日子的,趁機中飽私囊的,朕都會看著的,回頭一塊算賬!”

說完之後,甩袖子走人。

恭送皇帝離去,眾多臣子互相看看,都沒了什麼心思。皇帝發火了,這回頭不好好表現的,肯定會是官場上的一道劫。

至於糧商謀逆一事,就等著皇帝拿出證據之後再看便是。

這次朝議的經過,很快就傳開了。

京師內外,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都是被糧商坑慘了的。對於這些糧商,不要說皇帝明確說了會有證據,就算他們,要按他們的意見,就是判個抄家滅族也是應該的。一個個都是黑心腸的,趴在他們身上吸血。

當然了,他們自然也是奇怪,皇帝所說得證據會是什麼呢?因為按照皇帝這個說法,那什麼私藏一點兵器盔甲,或者龍袍龍冠什麼的,應該是不可能的。既然不是這些,那他們也實在想不出來了。總不可能,皇帝是隨口說了嚇嚇人而已吧?

崇禎皇帝當然不是隨口說的,文華殿議事,就是要敲打一番這些官員,讓他們做好本職工作,就知道瞎比比而不用心幹活,那就回頭等著算賬。

另外,他其實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把竊聽種子重新要安排下。該回收的要回收,該置換的要置換,為接下來做準備。

就目前來說,他回收了範永爭身上的丙級竊聽種子,人已經收押在詔獄,就沒必要在他身上浪費竊聽種子。

王承恩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也已經回收,暫時沒打算往他身上放竊聽種子,至少短期內證明他對自己是忠心的,也被嚇過,暫時應該不會有伸髒手的可能。

還有東廠檔頭姜冬身上的甲級竊聽種子也回收了,這個人目前算是很憤青的那種,因為自身的經歷,對於貪官汙吏都恨之入骨,暫時也不需要浪費一顆竊聽種子,而且還是甲級的。

崇禎皇帝盤算了下自己手頭的竊聽種子,這麼算下來,手頭有四顆丙級竊聽種子,竊聽範圍只能是方圓十里,其實也就是大半個京師範圍而已。三顆甲級竊聽種子,沒有距離限制;乙級竊聽種子一顆,方圓千里,大概也能覆蓋很遠,山西、河北、部分山東地區,甚至連山海關、寧遠都能覆蓋到。

而外面已經賞賜出去的竊聽種子的話,在曹化淳身上有一顆丙級竊聽種子;伍忠身上有一顆甲級竊聽種子,這個時候已經在蒙古草原上,快回到遼東了;誠意伯劉孔昭身上也有一顆甲級竊聽種子,奉旨外出安置難民,如今正在趕回京師的路上;最後一顆甲級竊聽種子,則在宣大總督陳新甲身上。

全部竊聽種子算了個遍,崇禎皇帝心中還是哀嘆,要是全部都是甲級竊聽種子多好!不過回頭想想,一顆甲級竊聽種子能換三顆丙級竊聽種子,其實也還可以。至少在身邊附近,用丙級竊聽種子也已經足夠。一下監聽三個,比顆甲級竊聽種子要好多了。

他正在想著,忽然內侍來報,說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奉旨覲見。

不說用,應該是交代給他的事情,已經有了結果。崇禎皇帝心中這麼想著,便傳旨讓他立刻覲見。

果不其然,在見禮之後,李若璉就奏道:“陛下,晉商王登庫已經嚇得空著肚子出城,就往山西方向而去了。”

“好!”崇禎皇帝一聽,不由得讚道,“如今已經打草驚蛇,接下來,就準備收網了。”

聽到這話,李若璉一臉疑惑,猶豫片刻之後,還是奏道:“陛下,既然已經查實這王登庫就是幕後讓那些糧商囤積不賣的,為何不直接抓了他?”

被抓了的那些糧商,壓根就不是硬骨頭,錦衣衛只是稍微用點手段,就連祖宗十八代都交代了,甚至還提供了線索,讓錦衣衛一下就查到了御史劉美才府上。

崇禎皇帝聽了,不由得微笑著對他說道:“那些糧商不是說了麼,他們很早就在悄悄收購糧食了。朕就是要讓這個王登庫回去報信,讓他們把之前悄悄收購的各地糧食,都集中起來,如此我們才能一網打盡,繳獲那些糧食,也可以讓京師,還有那二十來萬百姓渡過春荒。”

聽到這話,李若璉想起外面的傳言,忽然有點明白,皇帝為什麼要判這些人謀逆了。

事實上,他原本是錦衣衛中的老黃牛,對於破案什麼的,都有一手。再者,皇帝也有不少事情,是透過他這邊去做的。因此,他比別人瞭解多一些,能猜出一點什麼,也就不奇怪了。

雖然他感覺,扣那些糧商以及背後的人一頂謀逆的帽子,似乎稍微嚴重了點。可這關他什麼事情,再者說了,他們既然想搞事,落到了皇上手中,那就是他們自作自受。自己只要聽皇帝的話,安心做事便是。

這麼想著,他便立刻回奏道:“陛下英明!”

崇禎皇帝聽了,卻是微笑著吩咐他道:“你悄悄出城去迎接誠意伯,他馬上要到了。他帶來的人中,有一個女子,名叫高青菊,和在你衙門住著的高青雪是姐妹。你接了她後就安排她們姐妹見面吧,順便把她們見聞都記下來。”

這事情其實不需要李若璉親自去辦,還要出城去接。但是,崇禎皇帝往李若璉身上“賞賜”了一顆丙級竊聽種子,按說明是方圓十里的竊聽能力。他是想要驗證下,這個竊聽範圍是否準確。萬一範圍更廣,那不是賺了麼!

李若璉自然不知道這個事情,還以為皇上對這對姐妹非常重視,便連忙答應一聲,而後就辭別而去了。

崇禎皇帝就看著這顆丙級竊聽種子傳來的訊息,似乎出了城門之後,果然就再沒有訊息顯示,這讓他微微有點失落。你這個竊聽種子,要不要那麼精確啊!

心中埋怨了一下,然後他就不管李若璉那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