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府實在是忍不住了,

這一會都快變成紀王的表彰大會了。

紀王轉移話題的能力真是太強悍了。

李義府這麼一說,朝臣才想起來,今天是彈劾李慎,怎麼剛剛商討錢財上去了。

“好,那就繼續說,直接了當,不要浪費時間。”

李世民同意道。

“是,陛下,剛剛紀王說的確實不觸犯律法,可是紀王所為觸犯了禮法。

根據貞觀禮中所述,紀王所為有違禮制。

太子行冠禮也沒有普天同慶,與民同樂,更沒有這麼奢華的排場。

還有淨水潑街,紅毯鋪路,這是陛下出行之時才有的儀仗。

紀王雖為親王,但也不應該這麼做。

更何況這普天同慶乃是陛下專屬,陛下乃天下共主,才有資格普天同慶。

王爺又不是天下共主,豈能普天同慶?這是不是逾越了禮制?

還望陛下降旨,讓紀王府收回成命。”

李義府一口氣把自己想到了理由都說了一遍。

他就是期望能夠藉助禮法,讓紀王府收回所有的佈置。

這也是他和李治事先商議好的。

聽到李義府的話,大臣們又開始議論開了,確實,紀王府的排場太大了。

的確有些逾制。

就跟當年長樂公主出嫁一個道理,李世民心疼女兒,所以給了很多嫁妝。

結果被魏徵給攔了下來,一頓輸出,李世民氣的差一點就殺了魏徵。

要不是長孫皇后說情,魏徵早就死了。

當時魏徵的理由就是,長樂公主的嫁妝加倍於永嘉長公主,永嘉公主是長樂公主的姑姑,輩分高,所以逾制。

而此時不就是如此,李慎的排場要比太子這個君還要大,就有逾制之嫌,於理不合。

(現代人包括我自己在內真的無法理解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

逾越禮制是相當大的事情。

我看過很多相關的資料,不少人都是因為逾越禮制被治罪的。

李世民身為皇帝給自己女兒多點嫁妝都不行,被魏徵反對,這也是歷史記載。

禮法,在古代跟律法是一樣的。一樣可以治罪掉腦袋。

還有經濟流通大家看了樂子,本人不是經濟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