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這番話,不但是說給王玄策和王洪福兩人聽的,也是在警告自己,以後做事不能太沖動。

怒髮衝冠固然豪爽,可事後又該如何?

王玄策和王洪福兩人起身對著李慎深施一禮:

“多謝紀王殿下教誨。”

他們兩個跟隨李慎多年,從李慎這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在王玄策看來,剛剛紀王說的這些不就是為官之道麼?

朝堂之上,很少有明爭,大部分都是暗鬥,派自己的門生出面攻擊。

回頭兩個人還能稱兄道弟。

李慎擺了擺手不在意的道:

“這算什麼教誨,這就是一些本王的感悟罷了,沒有萬般手段,哪來家財萬貫。”

“王爺說的是。王爺手段高明,小人萬般不能及也。”

王洪福趕緊拍馬屁。

“行了,事情就這樣,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做,對他們的商隊和產業全面放開。

至於盯著他們的動向,還是由玄策你去做吧,不要被他們發現了。”

李慎擺了擺手。

“王爺,臣這幾日把西北的事情想了一遍,臣總覺得哪裡不對,好像這背後還有另一隻手在推動這件事。

只是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全都是臣的猜測而已。”

這時王玄策突然提出來一個不同的觀點。

“你的意思是背後不止一個人?”李慎聽後眉頭一皺。

“臣也不敢確認,只是感覺有些地方不對。”王玄策有些不確定。

“王爺,你說這件事會不會就是晉王所為,以他的地位完全有這個能力。”王洪福猜測道。

“嗯,很有這個可能,我母妃說李治是做了什麼錯事,才被陛下懲罰的。

但是到底是什麼錯事我母妃沒有查出來。

不過今日李治說母親是因為我才會被氣病的,這個讓本王有些猜測。

本王最近這麼老實,怎麼會因為我氣病呢,可是又跟本王有關係的,就是西北的事情。

玄策,這件事讓你去調查可有什麼訊息了?”

(我詢問一下,是不是應該寫的透明一點,比如什麼陰謀詭計啥的。

因為我發現我寫的有些太隱晦了,導致不少讀者胡亂猜想和評判。

其實文中很多細節都給了一些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