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你未看此花,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看此花,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第4/5頁)
章節報錯
可惜,連夜想好的反駁說辭,在丟擲後沒多久,就給趙都安逐一擊潰。
得益於前世大秘的工作,他寫稿和口才都相當不錯。
尤其他掌握著已被王陽明以畢生心血,磨礪至大成的學說,來對付正陽,可謂相當不講武德。
正陽今日的態度,也令趙都安覺得有點奇怪。
倘若說昨日的上半場,正陽是站在理學家的立場上,言辭激烈地捍衛正學,反駁心學。
那今日他反駁的力度下降,反而追問、詢問的話多了起來。
這就導致整個下半場沒那麼大的硝煙,尤其在陸、宋二人眼中,自家的恩師一次次丟擲問題,再由趙都安侃侃而談,予以庖丁解牛般的解惑。
就有種……
請教的既視感!
是的,請教!
就如同往日裡,他們這些弟子有了疑惑,向恩師請教一般的場景,卻發生在了此處。
只是請教的人,換成了正陽,解惑的“師”,成了趙都安。
這是何等古怪的一幕?
一位當世大儒,下一代的儒學聖人,幾乎放棄了防守,而是一次次向一個朝廷爪牙,武夫官員請教。
匪夷所思!
但聽了正陽辯論的陸、宋二人,卻又有種“理所當然”的感覺,若刨除趙都安那過於小的年紀,以及過於狼藉的名聲。
純以學問理論看,雖不想承認,卻也不得不說,足以躋身當世一流行列。
“……老先生,綜上所述,若要我做個總結,便是這一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了。”
趙都安微笑著做了個收尾,淡淡道:
“我所述之心學,亦或稱之為新學,大體便是這些,你還有什麼要問的?”
正陽先生坐在石桌對面,似乎在沉思,秋風吹過,他灰色長髯飄動,身上的大氅也抖動起來。
他想了許久,終於抬起頭,緩緩道:“我還有最後一個問題。”
“您說。”
正陽先生忽然抬手,指了指這庭院中,參天古木下,不遠處一道石頭磊成的院牆中,一束紮根牆壁的樹。
不知名的樹早已凋零大半,只懸著幾片葉與捲曲的幾點小。
正陽說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樹,在深院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趙都安緩緩站起身,整理衣袍,俯瞰對面端坐的老儒生,平靜說道:
“你未看此時,此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時,則此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不在你的心外。”
正陽一怔。
身後的陸、宋二人,同樣望著那開裂的牆中樹,恍然失神。
等師徒三人回過神的時候,發現趙都安兄妹已經離開了。
輕輕地走,就如輕輕的來。
“先生,他這就走了?沒有約定明日再辯?”宋舉人忍不住問。
師兄陸成瞥了比自己年長許多的師弟一眼,無奈道:
“明日是梅園之會,先生要與董玄論學,自然不會再約。”
他扭頭看向仍舊怔怔坐在石凳上,盯著桌面堆積的幾片枯葉的發呆的儒學聖人,輕聲道:
“先生?天色晚了,我們該回去了,您今晚可不能再熬夜,得好好休息,不然明日該沒精神了。”
正陽先生沒說話,只是坐著,腦海中迴盪著趙都安說的那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