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聽見了張濟所想,當關中獲知漢王率軍徵河東的訊息,無論朝堂上的三公九卿與諸多大臣,亦或天子、皇后與貴人宮女,還是涼州諸將和士卒,以及李傕、郭汜等諸多君侯,盡數頓足失色,目眐心駭。

雖然彼此身份不同,但此刻心中都有顧慮,忍不住猜想,萬一劉備攻破關中,他們將是什麼樣的下場。

首先驚恐的是李傕、郭汜等人,其次便是天子劉協與皇后伏壽,再到滿堂的公卿大臣。

有人擔心兵敗被殺,有的擔憂在亂軍之中遇害,有的則害怕涼州賊狗急跳牆,放任粗鄙武夫在長安大開殺戒,以至血流成河,死者相枕。

因此朝堂的大臣們紛紛向天子告病居家,全部匿藏躲縮在家中院舍,備好糧食用泥土塞堵住大門,終日閉門不出。

只有一些天子親近的大臣,如太尉楊彪、輔國將軍伏完、衛將軍董承、宗正劉艾、侍中種輯、侍中楊修等人還沒有自封家門,終日上朝與劉協商討對策。

讓劉協稍微有些安慰,每日商討完,返回宮內都會不禁對皇后與董貴人,發自內心的讚歎道:“太尉、輔國將軍、衛將軍皆為漢室忠臣也,我若能早用之,而不聽王公之言,豈會有今日之憂。”

只是眾人商討來商討去,也沒辦法能悄然越過李傕與郭汜派遣護衛宮殿的千餘守卒,成功帶著天子與皇后逃出宮殿。

除非讓涼州諸將先行內亂,才有出走的可趁之機。

“若是如此,朕恐怕此生都無機會,逃離二賊之手!”

劉協看了一眼宮殿外面,縱然心裡憤怒再高,也只能細聲的說,就害怕聲音傳出去。

漢家天子做到他這份上,歷代以來還有誰?

哪怕海昏侯劉賀也不會受霍光這般恫嚇罷!

劉協聯想到此,益覺悲從中來,泣不可抑,自打成為天子時起,就沒過月餘的安穩日子,不是半夜在廝殺聲中驚醒,便是被忠臣的鮮血濺灑在衣袍上,亦或聽見宮人的慘叫和呼喊,而無能為力。

古來天子,也就只有秦二世胡亥,可以與他相提並論了吧。

想到這兒,劉協不覺低聲對眾臣,哀慼道:“漢家衰落至此,河間一脈難辭其咎,若是漢王有功於宗廟社稷,我舍天子位又如何?”

“天子本非我所有,倘使無劉氏宗親捨身奮命而起,漢室恐早為他人所篡,汝南袁氏私刻印綬任命官吏,擅用天子承製封賞烏桓與鮮卑,天下士人皆有目共睹,漢家傳位四百餘載,萬不可亡於不孝子孫劉協之手。”

“我若真亡於亂軍之中,待諸位大臣成功逃出後,定要前往司隸,持朕口諭令漢王立奉大統,以此討伐諸侯,再興漢室,我於九泉下亦可瞑目……能跪見高祖、世祖也。”

“不然我必將整日涕淚如雨,九洋之下,也實深重恨。”

劉協抬頭望了一眼外邊的天日,不由得泣下沾襟。

楊彪、伏完、董承、劉艾、種輯、楊修,耳聞此言,更不覺跪倒在地,用衣袖遮臉痛哭流涕。

是我等無能啊!讓天子落於涼州賊手中,終日為兵戈擔驚受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