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徵調的途中,劉備發現許多問題,現在不太好處理。

只能等打完仗,才能徹底清理。

按照他的方式來改造。

忙完這些,劉備命軍吏傳關羽、張飛,以及其他軍侯、軍司馬、校尉。

這次出征人數不少,劉備暫任將軍,麾下有不少的縣尉轉為司馬。

關、張、趙均為校尉。

漢軍中,五人為伍,立伍長,二伍為什(十人)立什長,五什為隊(五十人)立隊率,二隊為屯(百人),立屯長。

二屯為曲(兩百人)立軍侯,二曲為部(四百人)為軍司馬,二部為校(八百人)為校尉,二校為裨(一千六百人)立將軍。

二裨為軍(三千二百人)立將軍和副將。

劉備喜歡每逢作戰前,召集軍吏討論,廣開言路各抒己見,力求彌補缺漏,最後再一錘定音。

戰前討論,戰後總結。

經常與關張趙討論用兵。

前世曾讀過李衛公對問,書中唐太宗和李靖大談用兵之道,避實就虛,正奇轉化,讓他在剿滅山賊盜匪中受益匪淺。

因此,劉備常對關羽張飛趙雲,說用兵有三等。

不戰屈人之兵是上等。

戰必勝,攻必取為中等。

深挖溝、高築壘、堅陣自守為下等。

學習兵法,一定要由下到中,由中到上,循序漸進。

初出茅廬別學韓信,他的方法太險,危險數大。

僅會死記硬背兵法,也不可取,戰爭本來就是保護好自己,不被別人打敗。

主將最忌諱,稱不出自己的斤兩,以為肩比孫吳白韓,連下等也沒掌握好。

偏覺得自己奇謀百出,出奇計兵敗收場,為世人笑。

名將是逐漸成長的,目前關東幾乎沒什麼名將,青州就更不用說了。

酒囊飯袋無數。

被稱用兵第一人的曹操,不久前才吃了敗仗,被徐榮擊敗,多虧曹洪舍馬相救,撿回一條命。

涼州、幷州多處於戰亂之地,胡漢混雜,連婦女也弓馬嫻熟,論軍事素養比關東高出不少。

等過幾年,關東諸侯在無數場惡戰中歷練起來,那就情況不同了。

但此刻,劉備還能領先半步。

至少他是這樣認為的。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