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一場改變王朝歷史的談判(上)(第3/3頁)
章節報錯
“那邊就是煙鎖湖了。”淮安王解釋道:
“此湖已有千餘年曆史了,前朝大運河開鑿時,曾以此洩洪,本來雖是名勝,卻也算不得太出名,反而是湖亭此地得益於運河開通後,逐漸熱鬧起來。
雖在城外,卻也不遠,晚上有畫舫船隻在那邊過夜,但其繁華,卻又遜色於淮水道的‘淮河’了,故近年也有‘小淮河’之稱,可惜大虞朝十八府內,爭當‘小淮河’的也有十多個了。
呵,其景色除了那尊古蹟山壁上鑿刻的神明雕像外,別無特殊,依本王看來,其名聲卻是大於實際,多還是那些文人作詩吹捧所致。
不過小女卻有不同想法,說其別有氣象,著實為其狠狠做了幾首詩。”
你最好是單純在說煙鎖湖,而不是在隱喻什麼……趙都安笑了笑:
“晚輩來湖亭才半日,卻還沒來得及去看。”
“是麼,倒也不急。”淮安王笑了笑,他靠在座椅裡,富態的身軀便填滿了空隙:
“依本王所見,這世間風景,自然風光還在其次,人才是最值得品味的風景。”
“比如?”趙都安捧哏道。
淮安王饒有興趣道:
“就比如,你在那江上,與徐景隆的那一場熱鬧,又比如,拙政園中,徐聞親至的事。”
入正題了!
趙都安知道寒暄過去,悄然繃緊神經,他心思忽地一動,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
“王爺訊息倒是靈通,連我與靖王世子在江上的事都知道了,莫不是親眼看見了?”
淮安王笑道:“的確偶然望見。”
竟是承認了!
趙都安怔了下,意識到在官船上他隱隱覺察到的那窺視的源頭,便是眼前這位吃貨王爺。
趙都安思緒電轉,臉上露出笑容:
“竟是這般麼,那倒是巧了。唔,那今晚這場宴席,總不會也是見了靖王去拙政園後,才一時興起吧?”
淮安王微微驚訝,卻是笑著點頭:“的確如此。”
又承認了!
旁邊作陪的徐君陵微笑解釋道:
“父王的確是聽我說了這事,才臨時安排的這一場晚宴,所以可真不是我不提前與使君說呀。”
一臉無辜的語氣。
我信你才有鬼……趙都安腹誹,眼看著這父女兩個一唱一和,倒是從始至終,將這場見面的主導權攥的死死的。
這樣可不大行啊……他當然不會以為,這是一場簡單的宴席。
更知道,若是一直跟著對方的節奏走,自己會始終落於下風。
趙都安略一思忖,釋然一笑,乾脆彎腰拿起酒壺,起身給淮安王倒了一杯,又看向郡主,後者抬手護住酒盞,笑著表示自己以茶代酒。
趙都安放下酒壺,用這套動作人為地打斷父女兩個主導的談話節奏。
然後才悠悠遞出一句:
“王爺單獨與我見面,傳出去,就不怕給靖王得知,誤會了您的立場與心意?”
……
下章零點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