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劉、孫……三位大人,悉數停職調查。

外人並不知“真假欽差”這一段,只以為欽差去了太倉銀礦視察了一趟,回來就將臨封頂層一鍋端了。

一時間,謠言四起,人心惶惶。

下午。

出面安撫過下層官員的布政使,返回了在太倉城的臨時宅邸。

身為一道長官,布政使司衙門,在“臨封府”,但太倉城這邊,也有購置的住處,用以出差時居住。

此次為案情而來,高廉的家眷並未一起跟過來,故而,這處宅邸中,也只有高家的幾個隨行的家丁丫鬟。

照顧他起居。

“老爺,您回來這麼早?”

宅子裡的下人看到高廉回來,吃了一驚。

高廉無心解釋,只疲倦地擺了擺手,徑直朝書房走去。

推門進屋,這位年富力強,膚色偏白,官袍與髮絲從無半點凌亂的從二品文臣關上屋門。

先將官袍脫下,搭在一旁的架子上,至於官帽,因停職已被暫時扣押。

作為江南士族出身的舉子,高家卻只是個二流家族。

高廉能走到這個位置,一定程度依靠出身大門閥家族的正妻扶持。

或因此緣故,在外人眼中,高廉素來以風度著稱,極少混跡風月場所。

為人亦沉穩可靠,在九道十八府的布政使中,風評堪稱上佳。

凡與高廉打過交道的,皆無不讚嘆其氣度儒雅,每逢大事,又不動如山嶽。

此刻,這位“不動如山”的儒臣坐在太師椅中,自抽屜內取出那封來自京城,李彥輔發來的,沒有署名的密信。

信紙上,是李彥輔給出的,應對趙都安的不同策略。

高廉垂眸,鄭重審視紙上文字。

“若其以力威,呈徹查之態,意牽累株連,當令滿城文武皆知牽一髮,而動全身。”

高廉看了良久,從字縫中,只讀出了“將自己的事,變成所有人的事”這句金玉良言。

“來人。”高廉平靜說道。

等在書房門口的僕人走了進來:

“老爺,有什麼吩咐?”

……

與此同時。

距離太倉府城十里外,某座院中。

皇族供奉下屬,養在江湖中,為女帝收集情報,辦事的組織“影衛”的一名成員,抬起頭,將從空中落下的一隻信鴿捉在手中。

反手從信鴿赤紅的腳上綁縛的銅管中,取出最新的命令。

那是趙都安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