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借理由強行留下呼廚泉,並許諾他一定待匈奴牧民親如漢人,在天災面前“漢”“胡”不分彼此。

聽得呼廚泉吞嚥著口水,一種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按理說漢家天子願意用懷柔的方式對待匈奴,他身為大單于應該高興才對。

可不知為何總感覺天子話裡有話,他所謂親如一家不分彼此,不會真想著把匈奴變成漢人吧?

呼廚泉心裡雖忐忑不安,但卻隱藏的很好,時不時點頭哈腰露出討好的笑容,略微肥胖的身材,看著有些老實憨態可掬。

郭嘉與法正見狀,表面雖沒有異色,內心卻對呼廚泉的警惕性又提升了一個臺階。

這一任的匈奴單于,比上一任於扶羅要有腦子多了。

這樣的人絕對不能再把他放回匈奴部落,否則必會養虎為患,就算終生留在雒陽,一有變化立馬誅殺全族。

劉備笑著和呼廚泉傾談許久,在朝堂官吏的詫異眼神中,還向其學了數十句地道的匈奴語,又請教了一些匈奴大單于的禮儀。

甚至傳召了呼廚泉帶來的二十多名隨從、如王庭的侍衛、巫醫、馬伕等人,不僅用親切交談的方式尋問眾人的家室情況,還問了每年放牧與畜牧的生養問題,遇上天災在不劫掠的情況下,如何生存等事宜。

身為牧民每年又要向上層繳納多少牛羊,要是從征戰死沙場,貴族有無出撫卹。

匈奴人紛紛搖頭,部落貴族又不是傻子,打勝了拿出撫卹還好,要是打敗仗傷亡高了,還拿出錢財或牛羊來優撫,那還得了?

“陛下,小人聽聞凡入伍的漢軍,無論是死在戰場,還是受傷皆有財帛撫卹,這是真的嗎?”

有一匈奴隨從忍不住突然問道。

這樣的傳聞他聽了很久,又不敢去問凶神惡煞的漢兵,見漢家天子比大單于還要親切,不禁鬼使神差問了出來。

問完就後悔了,立馬跪倒在地,磕頭請罪。

而劉備卻只是笑了笑,讓宮殿兩側計程車卒將對方扶起,對著眾多匈奴人,解釋道:“此話當然是真的,無論戰兵或輔卒,只要在戰場受傷,都由軍府發放撫卹,從朕內庫支出。”

“士卒出征作戰,此乃保家衛國之事,天子又豈能不料理後事?”

“自古從未聽聞封賞過厚而亡之國,亦不聽聞興學而亡之國。”

漢家天子親口承認的話,卻讓眾多匈奴人露出羨慕神色。

“天下百姓皆苦,若能終日食飽腹,為生計而廝殺則可減少過半。”

“就好比此刻漢強而匈奴弱,若牧民一味聽從部落貴族或大人、當戶、且渠的差遣,帶弓刀跨馬南下劫掠漢地,只會遭受滅頂之災。”

“非但生死難料,更會全家招禍,妻女反被賣為奴,辛苦放牧的牛羊馬匹也遭他人吞併,如此禍事非人所願。”

“嘴裡說著帶領部落南下補益,實則只是用你們的命去滿足貴族厚利,再分以蠅頭微利於牧民罷了。”

“即便戰敗,貴族亦可捲土重來,而牧民卻不能死而復生,因此不要聽貴族所說的利誘,而是看他實際做的事,有沒有把牧民生死放在心裡,天下飽腹之策有千萬,偏要選擇以卵擊石,在漢家的磐石上撞得頭破血流。”

“這樣的貴族,不是無能,便是心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