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草木凋謝,一行白鷺向東而飛。

劉備站在丘陵之上,抬頭登高望遠,身後有杆韓字牙旗,迎風招展。

郭嘉見狀笑了笑,說道:“使君,一路行軍而來,見百花凋零,青葉枯黃,河水奔騰永不復歸,如此多的景色何不作樂歌一曲。”

劉備心中差點沒擱住,望著郭嘉、荀攸、韓牧、許褚、典韋的目光皆下意識地落在他身上。

遂擺了擺手,認真地說道:“與麴義交戰在即,無有雅興作歌而唱,他日對袁紹大獲全勝,我再登高而唱樂,也為時不晚,能稱讚的美景又何止秋季。”

郭嘉和荀攸聽見不由搖頭嘆息,感覺錯失了件美事。

使君所作的樂歌豪邁慷慨,有大家風範,今日見過這麼多美景,唯獨缺了詩歌以壯軍威,不免叫人心生遺憾。

玄德公平時“借”名言名句,給了大家過多的期待,才有了郭奉孝的突然背刺,以為使君妙手可得文章,於是把行軍,百花凋零,樹木枯黃,河水奔流,幾處關鍵全道出。

就是想讓使君再度揚名士林之間,不成想差點弄巧成拙。

劉備暗暗感慨道:“看來奉孝平日裡還是太閒了,要多給他挑副重擔才行,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次回去順便讓他抓下田曹與水曹的秋耕之事。”

現在就敢來稽考他,將來還得了。

恰好和百姓一起秋耕,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把作息規律調好,才能更長壽。

劉備忽地覺得對於郭嘉的身體,他還是關心的太少了,先前管的太過柔和使其體質依舊虛弱,常面黃肌瘦,這次回去就給奉孝來個強制性管理,首先就是要像三弟益德那樣戒酒。

而郭嘉看見使君的目光久停落在他身上,心頭也不由有些疑惑,然後見使君又把目光移開,遂忍住好奇,不再尋問。

劉備也沒準備現在說出來,待擊破麴義後,回去再給他個驚喜。

“使君,孫武有言:高陵勿向,背丘勿逆,敵軍若佔據高處,則不可仰攻,敵若背倚丘陵來戰,當不可迎擊。

原因在於敵背丘陵為陣,就無有後患可全力對敵,自下趨高者力乏,自高趨下者勢順,則當引其敵軍至平地,再迎擊之,不可徑直迎敵。

眼下我們以此法引誘麴義,此人為袁軍大將必然也習得過孫子十三篇,見到這樣的地形,怎麼會舉兵來攻。”

韓牧很詫異使君竟然選擇進兵至丘陵地形,不怕麴義謹慎不來,豈非白忙活一場?

劉備還沒說話,荀攸就笑起來,解釋道:“韓校尉,我軍用疑兵之策,甲營持大纛在平原未動,命校尉率輔卒近五千人進冀州修築營寨,校尉領軍停在鄃縣十四里外的丘陵,以輜重車圍成外圈,令三千兵卒開始伐木,聲勢之大袁軍斥候早已望見。”

“倘若此壁修築完成,數日後大軍再來便有了立足點,況且地形易守難攻,派遣重兵把守,可將糧草軍械水車皆屯放於此,袁軍先鋒蔣義渠修建的城東與城北兩營盤,以城北離此最近。”

“無論麴義與逢紀是奉袁紹之令準備進攻平原城,還是僅駐軍給予青州重兵壓力,只為分散偷襲擾青、兗邊境,俱不可能對此營壁的修築視若無睹。”

“此營寨猶如置針著於常坐氈中,刺之當流血難止,必為麴義患之,若見斥候探馬而報,知我軍中多為輔卒,必率大軍拔除此壁。”

荀攸輕撫鬢角鬍鬚,笑著為韓牧解惑,將始末原由慢慢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