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備將馬鞭遞給典韋,拱手回禮笑道:“備在此見過徐州諸君。”
士人們一見皆躬身連連施禮。
“使君,我來為你引見眾賢士。”糜竺作為迎接劉備進徐州的主事人,此刻只能由他來介紹徐州各士族豪族。
“使君,此位乃漢室宗親東海王。”糜竺朝著身穿冕服的劉祇介紹道。
劉祇身材消瘦長鬚臉白,聽到糜別駕引見,立即上前一步,沒端諸侯王的架子,很識趣低眉拱手道:“祇見過玄德公。”
深知沒有劉玄德收復雒陽,他的處境或許比此刻更慘,越發沒人把漢家諸侯王當作一回事。
“備見過東海王。”劉備也笑著回應。
他的治下已有七個劉氏諸侯王,若包括徐州那就有十一個了。
這些東漢宗親在王宮裡貪圖享樂,安然的收著封地賦稅,如果不是亂世,他劉備連面見的機會都難有。
“郯縣王氏,世出二千石,修注儒學諸經,宗族有名士王朗王景興,先任徐州治中從事,此時則任揚州會稽郡的太守。”糜竺又引見同鄉的王氏宗長。
聽見王朗之名,劉備興趣盎然笑問道:“此王景興莫非乃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的王司……王君乎?”
“玄德公難道認識景興嗎?”王氏宗長言語間有些興奮,小心試探道。
劉備想了想,忍笑道:“備略有耳聞王君辯才無雙。”
他對王景興不熟,對王司徒異常熟悉。
王氏宗長行禮退下後,有些摸不著頭腦,明明宗族王朗博學多聞,以校注儒家經典成為名士,玄德公在哪聽說其辯才無雙的,他身為宗長竟然還不知道。
糜竺又繼續引見下一個,對劉備說道:“使君,蘭陵蕭氏乃初漢蕭相之後,宗族有子弟為琅琊相。”
“見過玄德公。”蕭氏宗長恭敬禮道。
劉備趕緊回禮。
心裡卻在感慨:“蘭陵蕭氏也是後世出名的望族啊。”
“使君,此諸位彭城縣劉氏,楚元王交後裔。”糜竺對著劉氏遠親引見道。
這些人都是高祖異母弟劉交之後,世居於彭城郡國,數百年開枝散葉已分佈在彭城縣各地,如今特意趕來拜見劉備。
“我等拜見玄德公。”劉氏眾人躬身揖禮道。
他們也是漢家宗親,只不過論關係實在太遠了,若要論親戚關係,得從劉太公那裡開始算才行。
雖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但也是宗族啊,見玄德公奮起那還不得趕緊過來拜會。
“楚王劉交後人,搞不好這群人裡可能還有劉裕先祖。”劉備循聲回禮,心裡不禁想著。
接著糜竺引見了家傳典籍有《禮》《嚴氏春秋》《小夏侯尚書》的彭城閭丘氏。
又有人踱步上前,糜竺笑說道:“此乃下邳陳氏傑出子弟,任典農校尉的陳登陳元龍。其父陳漢瑜此時任豫州沛國相。”
“陳元龍拜見玄德公。”頭戴儒冠有一股文雅之風的陳登恭敬上前伏拜劉備。
而劉備則將他扶起,輕笑說道:“來時我路過沛郡國,令尊陳公放下公務乘馬車親到小沛相迎,令備頗為感動啊。”
“使君出身末微平定天下擾攘,蓋有雄姿傑出王霸之略,下邳陳氏耳聞已久,即便萬里相迎又何足道哉?!可惜阿翁年事已高,登又身有要事,否則必定前往雒陽相迎劉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