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由北而東經安澤、沁水、野王、懷縣、武德諸縣,然後匯流黃河。

繼修武和山陽邑之後,武德也快速被攻破。

劉備率軍一路衝堅毀銳,使河內郡首懷縣好似扒了衣袍在兵鋒下瑟瑟發抖的精瘦漢子,明知不敵還要強撐顏面。

張揚應該知道憑藉城牆消耗不了青州軍,想要打退那就只能在荒野決戰。

劉備把鮑信留守武德,韓牧駐軍山陽邑,趙震留修武縣。

又命柴營伐木搭橋,剛跨過武德渡沁水,準備再沿著河畔直搗懷縣時,卻有自稱是溫縣司馬氏前來送書信。

開啟一看,劉備不由啼笑皆非,書信裡聲稱:懷縣李氏暗通訊給匈奴人,以至太守張揚又遭匈奴單于於扶羅給劫持,眼下匈奴人盜取武庫裡的各種甲冑與弓弩、箭矢,匈奴欲報左大都尉之仇與玄德公決戰。

劉備搖頭失笑,沒想到最後和他決戰的不是張揚,而是匈奴單于。

舉著書帛對諸將校尉和幕僚掾吏道:“懷縣的屬吏司馬氏偷偷遣人送來信函,說張揚遭匈奴要挾,諸位認為有幾分可信?”

“對了,書中還說匈奴聽聞我欲渡河,準備用騎兵沿大河趕來,騎軍有五六千之多,又獲千餘甲冑,欲和我軍決戰。”

眾人一聽都皺起眉頭,如今左邊是大河,右邊是沁水,漢軍處在兩河間,若遭胡人圍堵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郭嘉先笑道:“無論真假,使君可派哨騎前往打探虛實,若遇見大批胡人則是送上門的好事,四百輛武剛戰車足以破敵。”

荀攸也說道:“使君,以武剛車結陣用弓弩急射抵禦匈奴,再擇機破敵。”

兩人都提議先打探清楚敵情,再根據情況而變,隨軍從徵久了自然有默契,知道使君臨鋒決敵。

而張範沉思一會兒,拱手道:“玄德公,懷縣以東大河往北走數里處,常年水流泛濫使泥沙淤積,通行過道甚少,若生變故匈奴騎馬也難以逃命。”

“範以為匈奴單于不可能往此方向行軍,應該為疑敵之策,最好將斥候哨騎多留意沁水河畔,匈奴或許會從此處殺來。”

“況且懷縣李氏能暗通匈奴,自然也會警惕他人傳信給玄德公,如此說來,大張旗鼓的沿大河行軍應該為假象,待脫離十餘里後,胡人必然會迅速北上。”

張範很熟悉河內的地形,匈奴要是敢這樣無視澤地行軍,玄德公只需派遣虎賁騎就可以將他們剿滅,除非於扶羅腦子有問題,偏要置於死地而後生。

“有公儀熟知地形,內有公達和奉孝謀斷,外有子義與益德持矛槊衝鋒陷銳,備何愁匈奴難破?!”

劉備笑起來說道。

遂肅然命哨分兩部,一部前往大河沿岸,另一部前往沁水河畔以探匈奴騎軍。

雖然張範分析很有道理,但匈奴人的腦回路讓他不想去冒險,反正哨騎渡過河後,不需要往其他三面打探,直接往西面去就行了。

不管你從哪路來,我只往一路去。

然後下令全軍,以武剛車在兩邊護衛,輔卒推著輜重車走中間,先登營為前鋒,聲射營與戰車並行,鐵甲營為中軍,銳衝營為後衛,再以騎兵駐守兩側,按原定計劃沿沁水進兵。

哨騎的作用就是讓漢軍早點發現匈奴人,能做好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