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她徑直走進了營帳,將門簾放下來,而後走到內臥,坐在床上,開始脫鞋。

沈長恭驚訝道,

“你這是做什麼?”

“想要久旱逢甘霖。”

公孫婉兒很是認真的說道。

沈長恭:……

今晚又要幹活勞累去了,我的老腰啊……

……

翌日,百姓營區那邊,人們還在寫信,紛紛給自己的家人報平安,說燕軍有多好之類的。

同時,沈長恭又宣佈了一則訊息,說涼地那邊百姓死傷不少,大片土地無人開墾,如果家裡沒有地的,可以遷徙到涼地去種地,只要開墾出來的土地那就是他的,到官府處登記即可,頭一年不收賦稅。

其實朝廷那邊也一直都在想辦法鼓勵坤地和齊地的百姓往涼地遷徙,只不過效果不太好,因為誰都知道西北涼地貧瘠,不好開墾,氣候還乾燥,常有風沙。

聽到這個訊息,有的百姓心動了,有的百姓則不願意離開舊土,沈長恭也沒有多說什麼,隨便他們自己去考慮就行,腿長在他們自己身上,他們自己看著辦。

反正到時候路上的糧食官府都會有補助的。

城外在緊鑼密鼓的寫信,城裡卻已經亂成一鍋粥。

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訊息,說燕軍把整個鄭鄉郡北部的百姓都給抓了過來,下一步就是要去抓南部的百姓了。

有人說燕人給他們糧食吃,保護他們。

也有人說燕人哪有那麼好心,等到攻城的時候,這些人就會被全部推上來當炮灰了。

這些壯丁的家人都在外面的燕軍大營裡面,他們心憂家人,再加上燕軍是敵人,他們自然會不自覺的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摩燕軍的意思。

漸漸的,燕軍要讓這些鄉親們當炮灰的說法,就成了主流。

壯丁們義憤填膺,齊齊去找各自的將軍,有的人甚至直接去郡守府找郡守王凱之,要求主動出擊,擊敗燕軍,把親人們都救出來。

王凱之聽到這些話後,第一句話就是,

“啥?擊敗燕軍?你們長了幾個腦袋啊,還去擊敗燕軍?

五十萬精銳都被全殲了,憑你們二十萬手無寸鐵的壯丁,要去擊敗六十多萬燕軍?

開什麼狗屁玩笑,傳令下去,任何人不得主動出擊,違令者,全營連坐!”

傳令後,衙役和護衛轟走了那些前來鬧事的壯丁。

而後,王凱之罵罵咧咧的坐下來喝茶。

狗日的東西,燕軍要打你還需要用得著炮灰?你們自己就是炮灰,直接大炮底下炸成灰。

不過話說回來,燕軍抓那麼多百姓幹嘛呢?難道是用來幹活的?或者是威脅這裡的壯丁?

這是搞不懂,不過得注意點了。

壯丁們離開後,非但沒有被平息怒火反而更加生氣,情緒愈演愈烈,對郡守的不滿也越發強烈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