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39章 南江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軍走到了兩條道路的交叉口後,便停了下來,原地休整。
陳慶趕了過來,指著地圖上說道,
“關帥,你看,這斜谷道道路狹窄,兩邊山峰較高,山林茂盛,極易埋藏伏兵,而且它距離南江城更進一些。
如果敵人要埋伏我們,快要出斜谷道這一段,是最適合埋藏伏兵的。
不如我們轉道走駱穀道,駱穀道較為寬闊,兩邊山也不高,視野開闊,反正不過多一天的時間而已。”
關壽長看著地圖,只是說道,
“先探查結果出來再說,只是這南江城,建造的有些巧妙啊。”
陳慶連忙說道,
“我去問了我們中的川人降兵,他們說了,南江城是建在一個高坡上,北邊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南邊,就是南江與楊家河的交匯口,等於南江城是建在這兩條河的中間。
想要從東西南三個方向攻城,不太現實,因為有河。
我們只能從北邊,往上仰攻,而敵人居高臨下,我們攻打起來也很困難。”
“這不算什麼,不就是一個坡嘛,能有多高。”
關壽長毫不在意。
休息了半晌後,熱氣球傳回了訊息,說在兩條道路上,均沒有看到伏兵,但斜谷道山林茂盛,不敢確定有沒有,擔心伏兵會隱藏在大樹下面。
關壽長聽到後,當即便下令走駱穀道,畢竟,若是真的有伏兵,他們還得翻身越嶺的去攻打,自下而上打,優勢更小。
大軍在駱穀道走了兩天,出了谷口,來再往南走了十幾裡,便來到了南江縣城。
看著面前那長長的陡坡,足足有三十度角的角度,和崎嶇不平的山路,以及屹立在坡頂的山路,關壽長震驚了。
“你特麼管這叫坡?你確定這不是建在一座山上的城?”
陳慶笑道,
“對於川人來說,這種角度的山,只配叫坡。北邊是山坡,東西南邊的水,這一座城,依山傍水好風光,而且還易守難攻,歷來都是川國抵禦北方敵人的第二道防線。”
第一道是漢中防線。
關壽長放下望遠鏡,說道,
“它就是再難打,也不會比劍閣更難打,小蘇的軍報你也看了,那劍閣的坡度臺階宛如垂直登天一般,那道路一次性只能並排走兩人。
我們這裡,坡沒有劍閣陡,路也寬的多,這麼大一個坡都可以攀爬,比他們那邊要好多了。”
而後,關壽長讓人安營紮寨,休息下去。
他自己則沒有回去,而是在一直看著這個地形。
關壽長有一個習慣,每逢大戰,都要親自去看一看,走一走戰場的地形,將戰場的每一個地方都瞭然於胸,然後再做戰略部署。
只是眼前的這一座城,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若是讓關壽長本人來守,給他兩萬人,他就能擋得住十萬大軍的進攻。
給他十萬人,天下將無人可破。
除非對方也有火炮。
關壽長看了地形後,便知道了,這座城除了強攻,別無他法。
甚至就算是學蘇無安火燒糧草希望也不大,因為過了南江,再過幾座山,便是坦途,便是巴中,那裡本來就是產糧大郡,裡面囤積著給前線大軍供給的糧草,隨時都可以運過來。
十二萬人,居高臨下的防守一面城牆,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關壽長嘆了口氣,轉身回了軍營之中,然後繼續盯著地圖,思索著明日讓哪個軍團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