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侯啊曲陽侯,曾經戰無不勝的象徵。”田單舉著馬鞭,暢快地笑著:“如今卻被困在鍚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封地被我們攻破。”

田單嘆了口氣,想起了當年困守【即墨】的時候,熊午良是怎樣料事如神、幫助齊國復國……

熊午良,對齊國有恩啊!

不過話說回來……我齊國當時淪落到即將亡國的境地,也是這廝害得!

所以……

齊國人不感謝楚人,不感謝熊良。

在齊國復國之後的這麼多年,齊人跟在楚國的屁股後面鞍前馬後地伺候著——就算有些許恩情,也該報完了才是。

心念及此,田單心中的最後一絲歉疚也完全消失。

“楚國奴役我齊國多年,罪孽深重!”

“今日反遭六國聯軍攜手攻破,也算蒼天有眼,天道輪迴!”

周圍的幾個齊國將軍也都附和著點頭。

雖然不知為什麼齊國的外交路線突然發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但是齊國上下所有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孟嘗君田文和安平君田單如今炙手可熱!

齊國上下軍政大權,盡歸此二人之手。

有謠傳,說齊王已經被這兩位大臣毒害……

也不知道是真嘟假嘟。

但……如果這兩位政變大臣統領著齊國的軍隊,徹底打垮楚國、make咱們齊國再一次great……那麼他們便不是亂臣賊子!而是中興大齊的頂樑柱!

戰國之世,既沒有了春秋時期的禮節和謙遜,又還沒誕生出後世儒家的忠孝至上的思潮……在這個野蠻的時代,唯一的主旋律就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只要能讓齊國再次偉大,亂臣賊子也是明君賢臣……若是讓大家一輩子趴在楚國腳下,就算統治者再怎麼恭良孝悌,也要被萬民戳脊梁骨。

這,就是現實!

“熊午良必死!”眾齊國將軍紛紛叫囂起來——

“此番伐楚之戰,定能大獲全勝!”

“呵,那曲陽侯不過爾爾……不及安平君之萬一啊。”

“讓齊國再次偉大——皆是兩位君侯之功也!”

安平君田單微笑著,將眾多稱讚坦然受之。

當然……這一戰,最大的功勞,並不是自己的,也不是田文的。

最大的功臣,是昭雎!

運籌帷幄之中,算計於千里之外。以一己之力推演陰謀,憑藉他本人的特殊身份、楚王的愚蠢、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最終竟然顛覆了整個楚國……經此大功,要如何封賞?

若楚滅,昭雎定會在齊國封君封侯。

而若楚國經此一役仍然苟延國祚,那麼昭雎將會在齊國的扶持下,永掌楚國令尹之職——楚國,永遠是我復興之後大齊國的狗!

妙!妙啊!

……

邊上的秦開,不動聲色地注視著齊國人的狂歡。

作為史書上有名的燕國名臣,秦開雖然在中原地區名聲不大(他的戰功主要都在北邊),但是智謀卻不遜於中原各國的任何一位天才。

楚國,的確與燕國有刻骨之仇。

但是!楚國若在此戰中徹底覆亡,對燕國來說也未必是好事啊……

燕國與楚國並不接壤,就算滅了楚國,也分不到土地和人口,頂多撈一些浮財。

而齊國,顯然將會是收穫最大的國家之一!

西邊的秦國、趙國還在拉鋸……中間的魏國、韓國國力不強、話語權不夠……唯有齊國,不但國力殷實,而且擁有的軍隊數量也不少,是此次六國伐楚的首倡者,還與楚國接壤。

綜上所述——等到滅楚之後,齊國將會是最大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