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狡猾的丘爾(第1/2頁)
章節報錯
快天亮的時候,艾森威才離開首相府。
只是,他前腳剛走,另外一名軍人就進了首相書房,同樣是一名將軍,不過穿的布蘭皇家海軍的軍服。
他就是陸心海艦隊司令,坎寧安中將。
在回到倫泰城之後,他就直接來了首相府。
因為艾森威在,所以他在旁邊的茶廳裡面等了一陣。在看到艾森威離開後,也沒有等秘書來招呼,就去了書房。
其實,就是坎寧安建議,在向梵炎洋增兵之前,拔掉兩顆肉中刺。
只有消除了後方的隱患,才能安心出兵梵炎洋。
如果在梵炎洋跟梁夏海軍鏖戰的時候,大後方出了事情,哪怕只是暫時的威脅,後果都難以設想。
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坎寧安提議速戰速決。
說成是“快刀斬亂麻”更加準確一些。
在獲得丘爾的授權之後,坎寧安組織幾名信得過的參謀,秘密擬定了兩份作戰方案。
一份針對洛克海軍,而另外一份針對羅利海軍。
幾天之前,坎寧安安排一名心腹參謀帶著這兩份計劃返回倫泰城,當面向丘爾做了詳細解說。
其實,完全沒這個必要。
在上次大戰的時候,丘爾就是布蘭王國的海軍大臣,推動與主導了在陸心海方向的作戰行動。
針對忒爾帝國,導致忒爾帝國戰敗瓦解的加里波利登陸作戰行動,就是丘爾的傑作。
只是在很多人看來,那是一場葬送數十萬官兵,卻沒取得任何勝果的災難,更是布蘭皇家海軍的恥辱。
此外,還直接導致丘爾引咎辭職。
就是在此期間,他認識了當時也在陸心海艦隊服役的坎寧安。
雖然不是職業軍人,但是在海軍方面,丘爾是內行。
拿到兩份作戰計劃,丘爾立即明白了坎寧安的意思。
這個作風強硬、行事果斷的將軍在努力爭取的,不止是消除後顧之憂,也不僅僅是確保航線暢通無阻。
他要確立皇家海軍在北夕落洋與陸心海的霸主地位。
還要讓布蘭王國成為同盟集團中,分量最重的成員之一。
在根本上,洛克海軍與羅利王國,其實一直在待價而沽,想用手裡那點資本跟同盟集團討價還價。
其中,以羅利王國為最。
要說的話,羅利王國確實有這個資本。
羅利海軍有6艘戰列艦,另外有2艘正在建造,即便靠本土作戰,也能切斷從直落要塞到夕梵運河的海運航線。
至於洛克艦隊,現在是喪家之犬。
迢曼帝國一直在努力的招降洛克海軍,維希政權也在做工作,已經有很多的海軍官兵動搖了。
保不準在什麼時候,這些洛克戰艦就會掛上鐵十字軍旗。
幹掉兩個勁敵,不但能消除後顧之憂,還能夠讓布蘭王國成為同盟集團內,紐蘭聯邦之後的二號強國。
至少在夕落洋與陸心海,沒有哪個國家能替代布蘭王國。
雖然不可能超越與取代紐蘭聯邦,但是隻要緊緊握住三叉戟,布蘭王國在同盟集團的地位就不可動搖。
駱沙聯邦是典型的陸權國家,跟布蘭王國沒有直接衝突。
再說,駱沙海軍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在戰略層面上,坎寧安的計劃有巨大的吸引力。
讓丘爾舉棋不定的,其實是同時實現這兩項行動的難度。